强缓存和协商缓存(浏览器缓存机制)
强缓存
Expires 是以前用来控制缓存的http头,Cache-Control是新版的API。 现在首选 Cache-Control。 如果在Cache-Control响应头设置了 "max-age" 或者 "s-max-age" 指令,那么 Expires 头会被忽略。 响应头设置方式: Expires: Wed, 21 Oct 2015 07:28:00 GMT Expires 响应头包含日期/时间, 即在此时候之后,响应过期。 注意: 因为过期标准的时间用的是本地时间,所以不靠谱,所以要使用Cache-Control代替Expires
cache-control: max-age=xxxx,public 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以缓存该资源; 客户端在xxx秒的有效期内,如果有请求该资源的需求的话就直接读取缓存,statu code:200 ,如果用户做了刷新操作,就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
cache-control: max-age=xxxx,private 只让客户端可以缓存该资源;代理服务器不缓存 客户端在xxx秒内直接读取缓存,statu code:200
cache-control: max-age=xxxx,immutable 客户端在xxx秒的有效期内,如果有请求该资源的需求的话就直接读取缓存,statu code:200 ,即使用户做了刷新操作,也不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
cache-control: no-cache 跳过设置强缓存,但是不妨碍设置协商缓存;一般如果你做了强缓存,只有在强缓存失效了才走协商缓存的,设置了no-cache就不会走强缓存了,每次请求都回询问服务端。
cache-control: no-store 不缓存,这个会让客户端、服务器都不缓存,也就没有所谓的强缓存、协商缓存了
协商缓存
etag:每个文件有一个,改动文件了就变了,就是个文件hash,每个文件唯一。
last-modified:文件的修改时间,精确到秒
ETag和Last-Modified的作用和用法,他们的区别:
1.Etag要优于Last-Modified。Last-Modified的时间单位是秒,如果某个文件在1秒内改变了多次,那么他们的Last-Modified其实并没有体现出来修改,但是Etag每次都会改变确保了精度;
2.在性能上,Etag要逊于Last-Modified,毕竟Last-Modified只需要记录时间,而Etag需要服务器通过算法来计算出一个hash值;
3.在优先级上,服务器校验优先考虑Etag。
浏览器缓存过程 1.浏览器第一次加载资源,服务器返回200,浏览器将资源文件从服务器上请求下载下来,并把response header及该请求的返回时间一并缓存;
2.下一次加载资源时,先比较当前时间和上一次返回200时的时间差,如果没有超过cache-control设置的max-age,则没有过期,命中强缓存,不发请求直接从本地缓存读取该文件(如果浏览器不支持HTTP1.1,则用expires判断是否过期);如果时间过期,则向服务器发送header带有If-None-Match和If-Modified-Since的请求
3.服务器收到请求后,优先根据Etag的值判断被请求的文件有没有做修改,Etag值一致则没有修改,命中协商缓存,返回304;如果不一致则有改动,直接返回新的资源文件带上新的Etag值并返回200;;
4.如果服务器收到的请求没有Etag值,则将If-Modified-Since和被请求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做比对,一致则命中协商缓存,返回304;不一致则返回新的last-modified和文件并返回200;